很多用戶在選購或者使用顯微鏡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專用的顯微鏡術語,下面就由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常用的顯微鏡參數(shù)術語以及相關的解釋:
1.色差:色差是透鏡成像的一個嚴重缺陷,發(fā)生在多色光為光源的情況下,單色光不產(chǎn)生色差。白光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組成,各種光的波長不同所以在通過透鏡時的折射率也不同,這樣物方一個點,在像方則可能形成一個色斑。
2.球差:球差是軸上點的單色相差,是由于透鏡的球形表面造成的。球差造成的結果是,一個點成像后,不在是個亮點,而是一個中間亮邊緣逐漸模糊的亮斑。從而影響成像質(zhì)量。
3.像散:像散也是影響清晰度的軸外點單色相差。當視場很大時,邊緣上的物點離光軸遠,光束傾斜大,經(jīng)透鏡后則引起像散。像散使原來的物點在成像后變成兩個分離并且相互垂直的短線,在理想像平面上綜合后,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斑點。像散是通過復雜的透鏡組合來消除。
4.萬能無限遠校正光學系統(tǒng):是目前十分先進的光路設計,它分體現(xiàn)了無限遠校正方式的優(yōu)越性。光線通過物鏡后成為平行光束通過鏡筒,并在結像透鏡處折射或完成無相差的中間像。物鏡與觀察筒內(nèi)結像透鏡之間可添加光學附件,而不影響總放大倍數(shù)。另外這種光學系統(tǒng)不需要安裝附加校正透鏡,都能得到很好的顯微圖像。
5.折射和折射率:光線在均勻的各向同性介質(zhì)中,兩點之間以直線傳播,當通過不同密度介質(zhì)的透明物體時,則發(fā)生折射現(xiàn)像,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質(zhì)的傳播速度不同造成的。當與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線由空氣射入透明物體(如玻璃)時,光線在其介面改變了方向,并和法線構成折射角。
6.數(shù)值孔徑:數(shù)值孔徑簡寫NA,數(shù)值孔徑是物鏡和聚光鏡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是判斷兩者(尤其對物鏡而言)性能高低的重要標志。其數(shù)值的大小,分別標科在物鏡和聚光鏡的外殼上。NA值增大,視場寬度與工作距離都會相應地變小
7.分辨率:又稱鑒別率解像力。是衡量顯微鏡性能的又一個重要技術參數(shù)。由物鏡的NA值與照明光源的波長兩個因素決定。NA值 越 大,照 明 光 線 波 長越 短 ,則d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